01-26
01-22
01-20
01-20
01-15
01-14
小泰???發布時間:2019-11-27 11:53:03
馬來西亞吉隆坡-總部設在馬來西亞的服務提供商綜合物流綜合物流據報道,馬來西亞第三季度的綜合虧損總額不到295萬馬來西亞林吉特(70萬美元)。在截至2019年9月底的9個月里,該公司公布的綜合虧損總額為610萬林吉特(合146萬美元)。因此,除非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出現積極的發展,該公司似乎會出現今年的虧損。
如果是這樣的話,2019年該公司將交付其六年內第五次損失。
2016年,該公司盈利略低于585萬林吉特(合130萬美元),但2014年至2018年的虧損要大得多。2014年至2018年(含),該公司總共損失了1.5419億林吉特,五年平均每年損失約3101萬林吉特。這意味著總共約3,800萬美元或3,900萬美元,具體取決于如何處理從林吉特到美元的轉換,每年損失約764萬美元。
失血的減緩
如果說公司有好消息的話,那就是流血事件至少在放緩。該季度綜合虧損總額下降了90%,從2018年第三季度的2,960萬林吉特(720萬美元)降至第三季度的290萬林吉特(70萬美元)。九個月的趨勢更為明顯。截至2018年9月底,該公司在9個月的基礎上實現了3 960萬林吉特(合956萬美元)的全面虧損,而2019年則下降了84%,降至略低于610萬林吉特(合146萬美元)。
根據今年報告的數字,綜合物流的主要問題似乎是其直接業務成本遠遠超過其收入。例如,在截至2018年9月底的9個月中,該公司產生了618萬林吉特(150萬美元)的營業費用2 828萬林吉特(680萬美元)。這大約相當于每產生一美元收入就會招致4.5美元的支出。
拐角
不過,該公司可能正在扭虧為盈。
盡管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實現了全面虧損,但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9個月里,其收入已經超過了直接成本。迄今為止,它已創造了1 940萬林吉特的收入(464萬美元),而直接支出為1 77萬林吉特(424萬美元)。
盡管如此,在第三季度,直接成本已經比收入提前了幾千美元。
截至9月30日的9個月內,該公司實現了1,940萬林吉特(合460萬美元)的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1%。
綜合物流管理部門在評論其收入業績時說:“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集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業務的倉儲和相關增值服務部門以及該集團在馬來西亞業務的太陽能和相關業務部門的收入增加。”
展望未來,該公司補充說,“鑒于目前的全球經濟狀況,董事會預計今年的市場狀況將繼續具有挑戰性。”
資產負債表:經常賬戶
跳到資產負債表上表明,公司的資產多于負債。所有資產的總值均輕微下跌,約為3.245億林吉特(合7,750萬元),跌幅約為4.6%。總負債也下降了8.1%,達到1.296億林吉特。
但有趣的是,流動負債--即應在12個月內償還的債務--大于流動資產(手頭現金和可迅速轉換為現金的資產)。
截至2019年9月30日,綜合物流的流動負債為6 360萬林吉特(1 537萬美元),其流動資產為4 150萬林吉特(990萬美元)。因此,該公司的營運資本赤字和酸值測試比率為0.65,這意味著該公司手頭沒有一美元現金(或高流動性資產),無法在到期時立即償還每一美元債務。
該公司29%的流動資產要么是“貿易應收賬款”,要么是“其他應收賬款、存款和預付款項”;約24%的資產屬于“短期”基金和現金賬戶,約占46%。
同時,短期借款占公司流動負債的88%,其余主要是“其他”(即非貿易)應付款、存款和應計項目。
關于綜合物流
綜合物流公司成立于1973年,自1993年起在馬來西亞Bursa(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上市,經營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工業(該公司較新的多樣化經營)、倉儲和相關增值服務、運輸和分銷。
綜合物流在中國擁有9個倉庫,總倉庫面積為7.6萬平方米。它以前也是迪拜一家倉儲公司的所有者,但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出售了它的股份。決定削減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業務,以結束持續的損失。
今天,該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和馬來西亞開展業務。
(泰嘉物流編譯)
未經泰嘉物流同意 不得轉載